时间:2025-04-05 15:40 作者:侯伟 浏览量:1809
7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增长4.8%。
其中,5、6月份外贸增速明显回升。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5%,增速较4月份加快9.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进一步提升为14.3%。
“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李魁文说,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部分区域进出口迅速恢复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一季度平稳开局,5、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魁文说。
上半年,哪些因素支撑了外贸稳定增长?李魁文认为,一是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今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外部环境风险挑战增多,但总体来看,全球经济仍呈现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保持稳定。
二是国内生产需求潜力足。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向好,为进口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部分区域进出口迅速恢复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今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出现了局部疫情,相关地区外贸进出口一度下滑,但可喜的是迅速克服了疫情影响,上述地区月度外贸进出口增速快速由负转正、恢复向好,在展现地方外贸发展强大韧性的同时,也有力保住了全国外贸稳定增长的基本盘。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7.14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6月份进出口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0.6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成。从具体省市看,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上海,6月份进出口已恢复正增长,当月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35.6%。”李魁文称。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外贸保稳提质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国外贸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
能源品进口同比增逾五成
李魁文介绍,今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外部环境风险挑战增多,但总体来看,全球经济仍呈现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保持稳定。
出口产品方面,上半年,我国电工器材、集成电路、汽车等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4.8%、16.4%、51.1%,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8%、14.9%、31.4%。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出口总值的17.8%。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鞋出口分别增长10.8%、14.9%、31.4%。
进口产品方面,上半年我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1.48万亿元,同比增长53.1%,占进口总值的17.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一定程度上拉动进口值的增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5%,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均价同比呈现明显上涨态势,并拉升整体进口值增速。
外贸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展望未来,李魁文强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还面临不少压力。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海外生产修复是上半年我国出口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目前,多国工业生产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结合经验判断,海外生产修复大概率会持续整个下半年,奠定了下半年我国出口的韧性。
在周君芝看来,全球生产修复线索之下,可以关注四点结构性机会:一是机械设备出口。海外制造业与采掘业资本开支将从我国进口设备及零部件。
二是生产资料出口。我国生产资料主要出口给东盟,未来东盟生产持续修复,将带动我国生产资料出口。下半年偏强的上游能源价格也将驱动生产资料价格,抬高其出口额。
三是汽车产业链出口。下半年海外发达国家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需求依旧旺盛。
四是海外新能源产业链出口。欧美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最主要进口国,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欧美新能源建设投资加速,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投资规模依然可观。
编辑:郑雅烁
他们的发现使世界各地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为了提高积极性,承建方试行了超额超产奖励制度,规定每人每天劳动定额为66车,完成的每车奖励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 看点1 三类群体财政补贴标准分别增80元、35元、60元 按照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社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财政继续增加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在去年人均财政补助增长1000元的基础上,今年财政对老年人、学生儿童、劳动年龄内居民三类群体财政补贴标准分别再增加80元、35元、60元,保障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