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8 17:27 作者:张其昀 浏览量:1778
图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图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图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航拍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航拍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图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 杨正荣 摄
近日,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航拍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那岩古寨。那岩古寨地处滇、黔、桂交界的一个山坳上,隶属西林县马蚌乡。从空中俯瞰,壮族民居“干栏”式木楼建筑群坐落在山顶之上,掩映在绿树修竹丛中,淳朴、静谧。
那岩古寨已有逾1000年历史,现居住着120户逾500名壮族居民。其祖上是古“句町国”头领“承”的后裔,全寨以岑、吴两姓为主,目前寨中居民仍自己织土布、穿土布衣、讲壮族土语,寨中的木楼户户相连,家家相通。
寨里房屋建筑形式为明、清时期的“干栏”式木楼,这些“干栏”建筑,不打一颗铁钉,不绑一条铁丝,却牢固无比。在那岩古寨,大多数木屋一般分为三层,底层是畜禽的栏舍,中层则用来住人,上层一般堆放粮食。也有少数人家只建两层的,这类木屋底部通常不悬空,直接落在地上。
那岩古寨是目前西林县保留最完整的乡村古寨,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个例子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是同一群人发展了理论和实际应用< “深圳面临历史的新转折” 深圳40年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这证明中央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发展是硬道理的决策是正确的 原标题:蛇口40年深圳“加速度” 1982年,时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的周为民29岁,通过报名第二届蛇口工业区干部培训班来到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