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19:39 作者:杨绍文 浏览量:1039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智慧农机与智慧农业论坛现场。 中国科协供图
中新网长沙6月28日电 (刘曼 向一鹏)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加速应用,农机与农业生产正在走向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智慧农机与智慧农业论坛27日在长沙举行,论坛以“机智赋能,科技强农”为主题,围绕智慧农机和智慧农业技术、产业、发展、合作等议题,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慧与方案,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在题为《智能饲喂技术提升饲料及养殖产业价值》的报告中,就畜牧行业趋势及问题、动物营养供给的智能优化、动物营养人工智能(AI)技术展望、性能测定技术及育种大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猪肉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食品,一年至少要吃掉6亿头猪。养猪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他认为,工厂化、集约化、自动化是现代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养猪业仍有广阔前景等待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作主旨报告时提出,未来农业发展必须要促进农业变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二是解决没有人种地的问题;三是在决策上尽量科学化,有大数据技术之后,使人们有可能从经验的主观判断到大数据智能决策。
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付玲说,湖南高度重视智慧农机与智慧农业发展,加快探索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相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将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作为推进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在致辞中表示,未来中国电子学会愿意同湖南有关部门深入合作,面向湖南智慧农机与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开展智慧农业有关的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和研讨交流等智库服务,助力湖南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完)
基金会主要是资助社区内的各种公益慈善项目,支持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曾发起社区无车日、组织拍摄《袁庚传奇》纪录片等<” 打造宜居社区,是蛇口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又一“卖点” ■评论 表彰拍卖理论,是博弈论的又一次胜利 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选委员会公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斯坦福大学的米尔格雷姆(PaulR.Milgrom)与威尔逊(RobertB.Wilson),以表彰他们在拍卖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