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07:40 作者:桑戴克 浏览量:487
图为张有丽在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展示手工炒茶。 袁超 摄
中新网贵州丹寨6月16日电 (袁超)“智慧赋能产好茶,茶香四溢销路好。”16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炒茶师张有丽正在向游客展示她的手工炒茶技艺,将簸箕里的新鲜茶叶放入铁锅,她徒手掌控温度开始翻炒,茶香随即飘出。
16日,“锦绣黔东南苗侗山珍茶”第14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黔东南分会场开幕式举行。会上,东西部协作5G+智慧茶园启动。
图为当地农户在丹寨县5G智慧茶园内采茶。 袁超 摄
丹寨县5G智慧茶园覆盖面积5000亩,集旅游观光、茶叶种植、康养休闲,智慧管理为一体。记者了解到,5G智慧茶园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茶园中去,建设内容涵盖了气象分析、虫情监控、土壤墒情、产品溯源、视频监控、天翼云播等模块,通过数字化产业建设,使传统茶园更具“智慧”,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更加科学便捷高效的管理。
“80后”杨梅是丹寨县小有名气的“女茶人”,看准丹寨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优势,她开荒种茶并成立了公司,目前已发展茶叶基地3000亩,拥有3500平方米的现代茶叶加工厂,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年产量达200吨。
图为开幕式现场展示的5G智慧茶园运用。 袁超 摄
“科技兴茶,我们的生意乘胜追击。”对于已连续5年生产达到国际欧盟标准茶叶的生产者杨梅来说,智慧茶园的运用无疑推动着当地茶企的发展。“茶叶生产实现可视化诊断、科学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改变了单纯依靠经验进行茶业生产经营的模式,确保茶叶的健康生长。”杨梅说。
杨梅坦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种植到科技赋能、从特到优,这是丹寨茶叶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自己带领企业敢于做大做强的信心所在。
图为开幕式现场5G智慧茶园启动仪式。 袁超 摄
丹寨县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与多云雾,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锌元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丹寨县发展茶产业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丹寨县大力发展茶产业,荒山得到了有效利用,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同时,丹寨以“保护生态、注重质量、做响品牌、着力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子,以全产业链助推茶产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参与,茶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自2009年起,丹寨县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2021年获“年度智慧茶业样板县域”称号,是贵州省43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我亲眼见证了荒山变金山、银山的过程。”张有丽说,家乡连片的荒山种出了致富的茶叶,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开荒种茶,并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越来越多同我一样的女性返乡务工,既赚到了钱又照顾了家庭。”
目前,丹寨县共有茶园12.19万亩,覆盖69村3.8万人,带动1852户6482人脱贫;茶叶注册企业57家,合作社28家。2022年茶叶产量预计5900余吨,全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完)
这就意味着在常住人口中取消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上的差别 维克里当年提出,同一拍卖品使用不同拍卖机制的话,不管采用哪种拍卖形式,给拍卖方带来的期望收益都相等”周为民说全国商用电器品类同比增幅达131% 走在南海意库,轻易能发现工业时期遗留的痕迹,灰色的水泥天花板、宽敞的楼梯和至今能看到印在墙上的“SANYO”(三洋)品牌标志wm真人注册网址99bf.cc入口☜ 长期以来,政府采取一年办几件实事和社区民生微实事的做法,导致民生问题打补钉、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