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3 22:52 作者:费丹旭 浏览量:1821
');}else{document.write('
');var player = videojs('mini_player');}/*START#ShouJiBan-http://video.chinanews.com/flv/2022/0623/wangyi04.mp4END#ShouJiBan*/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专程前往敦煌研究院,了解敦煌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情况。
“对于敦煌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来说,这一天比过节还高兴。”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回忆说。总书记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令他们难忘的,是总书记的一次驻足。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后,离开会议室前在门口停住了脚步。
总书记叮嘱大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
这句叮嘱,源自座谈会上的一个“插曲”。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城镇化建设、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关系”“切实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力量是当务之急”……座谈会上,樊锦诗恳切建言。
在她发言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随即追问:
“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超负荷情况怎样?”
“确实超量了。科学承载量是每日6000人次,考虑到游客需求,我们在旺季采取应急措施,每天接待1.8万人次。”
“您说的自然灾害影响有哪些?”
“有风沙影响,还有地震,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还有水的影响,水带动盐分,影响壁画保护。”
“近年敦煌下雨多了?”
“雨量大幅增加。”
“您说的文博机构队伍减少了,这个要注意。文保是要加强,而不能削弱。”
……
言语之中,满是对文物保护的深深关切。
这种关切,多年来从未改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针对文物保护措施不力的问题,习近平严肃指出:“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从敦煌莫高窟到云冈石窟,从嘉峪关到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彰显深厚的文化情怀。
在北京考察,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河北正定古城保护,提出“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关键词”。
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广袤大地上的瑰宝,见证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将它们保护好、传承好,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总策划:傅华 吕岩松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陈凯星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齐慧杰
统筹:李忠发 吴丹 黄玥
文字:施雨岑 张玉洁
摄影:鞠鹏
音频:吴炜玲 董琳娜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马发展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精神传承,蛇口再出发 近年来,随着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蛇口再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从地理上,靠近香港也是深圳特区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有利因素,港深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贸关系百家乐平台登录网页版bf06.cc网站☜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竞标者对拍卖品的估价发出强烈的信号,其他竞拍者看到这一点,自己的估值信号也会变得强烈 米尔格雷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拍卖理论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