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1 00:00 作者:赵越 浏览量:662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6月28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在会上介绍,截至2021年底,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
周为表示,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首个面向外国学习者、全面评价其中文水平的规范标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并积极推动走向世界,已向海外发布8个语种对照版,与20多个语言教育机构进行标准对接。建立海外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打造中文水平考试(HSK)品牌。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随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而显著提升。
加强规范标准体系建设,为满足语言文字应用需求提供基础保障。组织制修订31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规范标准覆盖领域不断拓展。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集数十年汉字规范之大成,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导修订完成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进一步提升汉语拼音的国际影响和作用。
她透露,发布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英、日、俄文)系列国家标准,为交通、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等10多个服务领域常用的公共服务信息提供规范译文,为全面提升外语服务能力提供支撑。2018年,《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发布实施,我国3300多万听力和视力残疾人有了自己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满足听力残疾人手语使用者在奏唱国歌场合,规范、统一、严肃使用手语表达国歌的愿望。累计发布13批外语词规范中文译名,有效引导社会规范使用字母词。汉语拼音拼写、古籍印刷字形等一系列规范标准,满足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迫切需求。
比如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我一直认为文博领域的文化文物数字资产,包括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甚至非物质化遗产数字化以后形成的数据资产,都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来进行合理的市场化交易和社会化应用澳门新葡京中国官方网站6hgw.cc入口☜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医疗机构面临的院内感染风险较高,稍有不慎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院内感染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和松懈思想 通过什么途径落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