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1 18:56 作者:刘云瀚 浏览量:1059
图为全地形检测机器人,可对复杂管道进行检测。 王琦 摄
中新网南京7月13日电 (徐珊珊)第八届中国(南京)国际管网展览会13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聚焦地下“毛细血管”,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地下管网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与城市品质、百姓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管网智慧化建设刻不容缓。
展会现场,管网检测机器人、全地形检测机器人等“黑科技”纷纷亮相。据介绍,管网检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下井,提供检测排水管道内部破裂、腐蚀、结垢,以及污染物乱排放等现象的内窥影像,搭配智能报告软件可快速生成检测报告。
图为观众在展览会上参观。 郭惟嘉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处理专家马军认为,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地下管网有了“智慧管家”。通过从水源地到用户终端水表的闭环设计,城市供水系统实现动态智慧运行,完成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方位检测、控制、数据管理等操控。
在城镇水源保护与智能监控方面,马军提出,要加强城市水源储备与调蓄功能建设,保护地下水资源,建设地表水调蓄功能,建立生态缓冲区;加强城市水源保护工作;加强源头污染控制,严格控制高风险污染物排放进入水源;发展基于源头减污、源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体系;建立动态水源水质智能化监测与保护体系,严防城市水源污染。
“黑科技”亮相展会现场。 王琦 摄
马军同时指出,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进一步保护城镇水安全,厨余垃圾等有机成分应该优先制肥,回用于农田,此外农业废弃物也要优先进行回田循环利用,以此改良土壤,降低城市污水处理负担。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应考虑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率,增加管网系统水质与水量调蓄能力建设,动态调控管网压力分布,防止管网压力突变、水锤、爆管等。”马军说。(完)
据谷歌学术,米尔格罗姆的著作被引用了超过10万次<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蛇口的打击尤其严重20年后,更多人会看到蛇口这支‘试管’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