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18:37 作者:陈若曦 浏览量:1136
图为3月10日,内地核酸采样队员在香港马鞍山采样点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刘星亮 摄
(情满大湾区)“健康湾区”蓝图加快绘就 粤港澳跨境医疗提速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我觉得在广州就医非常方便,候诊时间短,医护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也比较高,而且很快就能出检查结果,全程电子化。”香港青年冯富荣在广州从事教师工作,他表示自己使用内地医保卡,十分方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年多来,三地加快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对接。与此同时,大湾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合作,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
今年年初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香港,在一线抗疫中,391名内地援港医疗队队员与香港医护人员齐心同行,多措并举“减重症、减死亡”。在紧急情况下,内地医护获得整建制在港工作的身份准入、行医许可和风险豁免,尚属首次。
与此同时,许多香港患者与内地医护人员相处融洽,甚至有的患者想认内地医护人员做“契女”(粤语,指“干女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即将启用 陈骥旻 摄
“大湾区本就是一家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余涛表示,此次赴港医疗支援任务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整个大湾区医疗应急机制的建立打造了样板。
粤港澳同处大湾区,三地医疗医药有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在加强中医药合作方面,3年来,三方实现科研资源共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根据“湾区社保通”的数据,目前在广东长期工作和居住的港澳居民达53.8万人。粤港澳医疗体系不同,在信息互通、资质互认、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是推动“健康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已开设11家港资(独资合资)医疗机构,来自港澳的专业人士1098人次以短期行医方式在深圳执业,一批高端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深圳发展;珠海推进职务双聘制、帮助澳门医生参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珠澳医疗界正在推动新合作。
与此同时,广东推动港澳中医师在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12名港澳注册中医师获得首批试点录取资格。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说,通过为港澳中医师提供大湾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环境,并鼓励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有助于港澳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流动。
内地援港医疗队在防护服上签名赠予香港作为纪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供图
为给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港澳居民提供用药便利,和兴白花膏等5个港澳传统外用中成药品种今年获批在内地上市。第二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目录也已发布。大湾区医疗医药“同质化”的进程加速。
“我们不少港澳的同胞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现在不需要回到港澳接受治疗。有需要的内地同胞也可以用相关药品。”香港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主席林顺潮说。
香港在医疗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氛围等方面具有优势,澳门在社区医疗体系比较完善,而内地则拥有海量的临床医疗资源,医生在临床实践和手术方面经验丰富。在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看来,大湾区拥有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优势。
广州南沙正在打造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在南沙蕉门河沿岸,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项目初见雏形,建成后将进一步辐射珠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地。而在南沙区横沥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即将启用,将成为国际医学中心、大湾区公共卫生灾难救治中心、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
“现在内地与港澳的交流交往太多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首席专家蔡卫平建议,希望大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够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把大湾区打造成一个融合发展的整体。(完)
目前国有资产一般在特定平台下进行公开的挂牌交易,如果能引入拍卖理论,解决了估值和交易的难题,将有利于国有资产、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如果要在已上市物业公司中寻找参照标的,阳光城物业2019年营收与正荣服务与滨江服务相近 “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每轮拍卖中,竞拍人为自己想要购买的一个或多个频谱分别报价,报价不公开3个月内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未成功缴费,缴费期结束后不再进行银行代扣博乐体育登录网页版99bf.cc入口☜ 深圳的改革开放,就是抓发展,为全国探路